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陸鏗:江南不死——兼論蔣經國為什麼要殺江南



崔蓉芝、陆铿


《蔣經國傳》的作者江南(劉宜良),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在美國三藩市地利市(DALY CITY)自宅車房,被台灣政府派出的竹聯幫首領陳啟禮指揮兩名殺手吳敦、董桂森殺害,三槍斃命。引起了海內外極大的震動,并形成台灣政府走向民主的一個轉淚點,摧毀了蔣經國傳位給兒子蔣孝武的計劃。為了平息內外輿情,蔣孝武外放至新加坡。蔣經國還不得不順應民主潮流,開放黨禁、報禁。
因此,可以說,江南是用他的血為台灣民主大業做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可歌可泣的貢獻。從歷史角度看,江南不死。
江南一九四九年隨國府撤退到台灣,時年十八歲,曾就讀國防部政治幹部訓練班和政工幹校,兩度做蔣經國的學生,對蔣經國有了直接印象。繼後在正聲廣播電台和《台灣日報》任職,又聽到很多蔣經國的故事。
一九六七年江南以《台灣日報》特派員身份赴美工作,並在美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而他的博士論文就定為《蔣經國傳》,且已收集了大量的有關資料研究。後雖為生活所迫,改而從商,論文擱淺,但仍陸續撰寫蔣經國的故事,發表於港刊。蔣介石逝世後,《南北極》月刊社且集結《蔣經國傳》出版。一九八三年經江南本人增補,在美國加州《論壇報》正式刊出《蔣經國傳》。材料充實,敘述清晰,故事完整,評論客觀。在讀者面前呈現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蔣經國。對蔣經國性格的描寫,更刻畫入微:激動起來,涕激滂沱;冷酷之時,大動殺機。
可以這樣說,世界上了解蔣經國的,除經國本人外,大概就要數江南了。
也許正因為江南太了解蔣經國了,故經國必欲去之而甘心。此種情況,歷史上累見不鮮,曹操之殺楊修,即一例也。
江南被殺的第二天,消息傳出,全美華人為之震動,《中國時報》美洲版採訪主任胡鴻仁找到當時正在紐約辦《新獨立評論》的我,請以老記者身份,對事件作一判斷。我未加思索地衝口而出說:“江南命案,不是仇殺,不是財殺,不是情殺,而是政治謀殺。”
翌日,《中國時報》美洲版在頭版以顯著標題刊出我和另一位接受訪問的阮大方的看法。大方就是代表《論壇報》與江南聯繫將《蔣經國傳》在該報刊出的經手人,國民黨當局為了破壞此舉,甚至動員到大方的父親、前《中央日報》社長阮毅成先生,以越洋電話勸促大方停刊蔣傳,大方覆以“這不是我一個人能夠做主的”。事實上,該報確是一批專業人士合組而成。基於這一勸阻事例,大方結合從白狼等處聽到的風聲,對江南被殺與蔣傳不無關聯的聯想油然而生。因此,他的看法和我相同。
《中國時報》本來就因自由派作風,在國民黨內備受攻擊。尤其有曹聖芬其人者,在國民黨中常會上當著《中時》董事長余紀忠面,直指《中時》“為匪張目”。乃至陸、阮兩人關於江南命案之談話刊出,從國民黨保守分子的觀點看,自是“大逆不道”。而台灣當局在江南案發之始,即強調與政治絕對無關。故爾點出此案政治要害,就成為美洲《中國時報》被迫關門的原因之一。
附帶一提,我與崔蓉芝的結識,也就因為她看到了我的有關談話,邀請我做為在紐約舉行的紀念江南遇害座談會的主要發言人之一,而開始建立了情誼。
我根據長期記者生涯對國民黨、特別對蔣氏父子的了解,以及國民黨退到台灣後,政壇勾心鬥角、暗流湧動、白色恐怖事件層出不窮之關注與研究,認定江南被害,寫《蔣經國傳》是遠因,寫《吳國楨傳》則是近因。並判斷蔣經國之所以起意殺江南,除了對江南以他為研究對象早已不滿外,是他經不起吳國楨對他的揭露。
單拿江南一九八四年三月(死前半年)到美國喬治亞州薩瓦那訪吳國楨後寫的《吳國楨八十憶往》一文所揭露的政治內幕,就夠蔣經國招架的。
例如,吳因不滿蔣經國以特務手段干擾施政而請辭台灣省主席,蔣介石派黃伯度傳話,只要吳答應和經國合作,愿當行政院長,可當喜正院長;愿當院長兼主席,亦可,悉由他挑。而吳一概謝絕。用其告江南之語,即本“疏不間親”之理及“急流勇退”之為德也。
後來,蔣介石當面問吳,吳直陳以對:“經國兄當然我是要幫忙的。總統叫他管特務,事情做得再好,天下人都是怨恨的。如果不做特務,做點社會服務方面的工作,我當盡心協助。”
蔣老先生的反應是面露不豫之色說:“我今天頭疼,改天再談。”
江南在其揚吳(國楨)抑蔣(經國)文中,還暴露了經國製造車禍,有意謀害吳氏夫婦經過,這也是犯大忌的。
《蔣經國傳》一波未平,《吳國楨傳》一波又起,引起經國震怒,可想而知。江南明明知道蔣在西伯利亞養成之冷酷心態,對消滅異己,絕不手軟,而他偏偏要觸逆鱗,實性格使然。而經國已居總統之位,祗要當著部下特務頭子罵上兩句,自然有人會深體上意,消滅悖逆。這也就是為什麼精明能幹的汪希苓中將終於因這一悲劇犧牲了錦繡前程,成了江南悲劇的可憐配角。
但江南沒有白白犧牲,正如江南事件委員會主席王靈智教授在紀念江南遇害十週年會上說的:“江南事件對整個台灣的政治演變肯定有重要的影響。台灣黨外利用江南事件暴露了台灣政府的腐敗,利用江南事件爭取民主空間。今天台灣演變成一個民主社會,重要的原因就是十年前的江南事件。”
謝善元和林博文兩位學者分別在美西和美東不約而同地指出:一般人都有這樣的看法,蔣經國想要傳位給他的兒子蔣孝武,但江南事件引起的震撼力太強,“國府情治系統竟然捲入殺害海外異議分子,完全摧毀了蔣經國傳位給兒子的企圖。”國內國際的強大壓力,迫使他不得不公開宣稱,蔣家的人沒有接班的可能。台大名教授胡佛遠在十年前於紐約,即和筆者談到,江南案對台灣走向民主起了微妙的促進作用。
不可否認,江南事件對美台關係也發生重大影響。美國政府對台灣為了維持政權,而使用的各種手段,如秘密購買包括導彈在內的美國武器是支持的。但對台灣竟利用黑道到美國來暗殺一個美國公民,美國各界都感到非常憤怒。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建立在華盛頓的美國殉職新聞從業人員紀念碑,由美國第一夫人希拉蕊揭幕。紀念碑上鑴刻了包括江南在內的從一八一二年到一九九五年,一百八十三年來殉職的新聞從業人員九百三十四位的名字。
江南是在這個碑上的唯一的華裔人士。
希拉蕊揭幕後獻詞說:“進入戰地的人,只有醫療人員和記者不帶武器。新聞從業人員甘冒生命危險,目的在尋求真相。記者可能敵不過暴徒或子彈,但記者報導的新聞,卻有可能擊退一支大軍,改變很多人的生命,或維護民主。”
江南以他的血,澆灌了台灣民主之花。而今形骸雖已化滅,但他維護新聞自由、促進民主的功績,卻永垂不朽。
江南不死!

一九九六、九、 一記者節、於台北南港

【編者按:陸鏗先生因年事已高,寫稿很吃力,故用這篇於一九九六年九月寫成、但一直沒發表過的“蔣經國傳、代序”來紀念江南。】

——台湾《传记文学》2004年10月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